印光大師年譜

(參學至閉關時期1882∼1911)

 

沈去疾居士編著

 

公元一八八二年

公元一八八三年

公元一八八四年

公元一八八五年

公元一八八六年

公元一八八七年

公元一八九0年

公元一八九一年

公元一八九二年

公元一八九三年

公元一八九五年

公元一八九七年

公元一八九八年

公元一九0一年

公元一九0三年

公元一九0四年

公元一九0六年

公元一九0九年

公元一九一一年

 

公元一八八二年  壬午  清光緒八年    二十二歲

 

掛褡於湖北省竹溪蓮華寺。寺僧食蕈,師獨不食;僧僉中毒,賴師以救(一)。

 

至陝西省興安縣雙溪寺,於印海定公律師座下受具(二)。

 

(一)見《行業記》。文《永思集•印光大師小史》:於湖北蓮華寺中曬經次得讀《龍舒淨土文》殘本《書傳》,既而師發心苦役供養眾僧,兼任柴頭、水頭。每日四十餘人所用水及開水,悉師一人挑自燒。和尚見師勤慎、忠實,適庫頭有病,即令代理其職。師於曬經次偶讀殘本《龍舒淨土文》,益知淨土一法,圓賅萬行、普攝群機,遂畢生以之自行化他焉。一句彌陀家喻戶曉,淨土法門得以中興實肇端於此。

 

(二)見《書傳•雙溪受戒》:「陝西興安雙溪寺印海定公律師傳戒,特派職師來蓮華寺請知客師為開堂,知師善書,且未受具,故約師同往雙溪受戒。」「受具時,以師善書,凡戒期中所有寫法事宜,悉令代作。寫字過多,目發紅如血灌。幸師先於湖北蓮華寺充照客時,於曬經次得讀《龍舒淨土文》而知念佛往生淨土法門乃即了生脫死之要道。當此目病之際,一心專致,誦念佛號;夜間俟眾睡後,復起坐念佛號,即寫字時亦心不離佛,故雖力疾書寫,乃能勉強維持。及寫事竟,而目亦痊愈。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,而自行化他,一以淨土為歸,即肇端於斯也。」

 

公元一八八三年  癸未  清光緒九年    二十三歲

 

爾後隱跡終南四年,住太乙峰,曉夕念佛,兼讀契經,自是深入法海矣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書傳•紅螺參學》:「師具戒後,志切專修,仍歸終南,潛居念佛,間研教典。」又陳海量《印光大師小史》:「是年具戒於興安雙溪寺,爾後遁隱終南,住太乙峰,曉夕念佛,兼讀契經。煙霞托跡,日月鄰身。時復層巒,危巔宴坐,長空萬里,大地平沈,自是深入法海矣。」

 

公元一八八四年  甲申  清光緒十年    二十四歲

 

在終南山念佛修持。

 

公元一八八五年  乙酉  清光緒十一年    二十五歲

 

住陝西省七十里外南五臺山大頂,親侍大士香火。一日下山至劉村西寺,見有數碑,所載皆非最初緣起。中有一碑,被水垢封蔽成一石板。大師取磚磨之,乃至元七年依古碑所序之緣起碑也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增廣》卷一第六九頁《與高鶴年書》「南五臺山乃千三百年前,觀世音菩薩現比丘身,降伏毒龍所開之古道場也;亦蓮宗八祖雲棲蓮池大師中興蓮宗之發願處也。明嘉靖時,有性天文理老和尚者,隱居此山,無門洞。後因雲遊至杭州,住西山黃龍庵。蓮池大師仰其道風,與夫人湯氏皈依座下,不二三年,又依之出家。」

 

按:元世祖至元七年為公元一二七0年,劉村西寺乃南五台大頂下院。南五臺山佛教道場歷史,大師於《與高鶴年書》函中述之頗為詳明。此洞始名「湘子洞」性天老人居之。改為「無門洞」。後人乃呼為湘子洞。以南五臺山無大洞可以住人,亦無洞名「無門」者。唯湘子洞高深寬大,可以住人。至光緒初,法忍、冶開等老蔔居於此,成大蘭若。此洞辟處山後,上下懸崖,而逼近聖泉,柴水方便。又復地勢向陽,冬暖夏涼,遊人樵夫,皆所不至,洵為辦道最勝之地。南五臺山開山緣起,昔年毫無依據,至此經大師磚磨考勘,始得彰顯。碑記文字見《增廣文鈔》第四冊附錄《南五台觀音示跡記》。文長不錄。據碑記所述,南五台最初建寺遠在「隋時仁壽中」。「仁壽」乃隋文帝楊堅年號,為公元六0一——六0四年。建寺之次年,御書牌額,易號「觀音台寺」,並賜山林田土,方廣百里。唐大曆六年(公元七七一)改名「南五臺山聖壽寺」,五代時毀於兵亂。至宋太平興國三年(公元九七八)六現瑞徵。敕封五臺山圓光之寺。

 

公元一八八六年  丙戍  清光緒十二年    二十六歲

 

在陝西南五臺山。受僧友囑託,調教一頑皮幼僧,以威儀臨之。先明喻其理,後嚴施以法,卒得成效(一)。

 

朝五台,次年三月初方到山,住山西十餘日(二)。

 

十月十四日,入紅螺山資福寺念佛,號「繼廬行者」(三)。

 

(一)見《三編•復卓智立居士書》:「一幼僧佻僻非常,一切人皆莫如之何。其師因浼光教訓(其師與光係知交)。光說其所以,此人當時面無血色,己懼之不已。後送來,光與彼和氣詳說,令勿違我命,違則決不輕恕。彼心雖畏懼,究未親試,第二日即犯規矩。光將打,與彼說其規矩,不許動,不許哭。未打先避,光曰:『此第一次,不加罰。再避則定罰。』遂打,如植木然。從此半年未須一高聲說,況用如此不可遏之恕乎?」

 

(二)見《三編•復陳柏達》。

 

(三)見《永思集•竹如:印光大師小史》。又《行業記》:師修淨土,久而彌篤。聞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,遂於二十六歲辭師前往。

 

按:「繼廬行者」意為繼承廬山東林寺淨土宗祖師慧遠法師之志也。

 

公元一八八七年  丁亥  清光緒十三年    二十七歲

 

正月,朝禮五臺山。禮畢仍回紅螺山資福寺。歷任雲水堂「香燈」、「寮元」之職(一)。任「藏主」,遂得閱讀大藏(二)。

 

(一)見《行業記》。

 

(二)見《印光大師言行錄•大師史傳》。

 

公元一八八八年  戊子  清光緒十四年    二十八歲

 

公元一八八九年  己丑  清光緒十五年    二十九歲

 

公元一八九0年  庚寅  清光緒十六年    三十歲

 

由紅螺山至北京龍泉寺為「行堂」(一)。

 

是年冬,行腳 東三省,白山黑水,一缽長征(二)。

 

(一)《行業記》。

 

(二)《永思集•印光大師小史》、釋東初《中國佛教近代史•釋印光與釋應慈》及《印光大師言行錄》:「次歲,返都 。住圓廣寺。」

 

公元一八九一年  辛卯  清光緒十七年    三十一歲

 

行腳返京,仍住圓廣寺。

 

公元一八九二年  壬辰  清光緒十八年    三十二歲

 

在北京圓廣寺。一日與一僧在西直門外閑步。一丐童年十五六,向大師乞錢。大師曰:「念一句佛,與汝一錢。」丐童不念。大師又曰:「念十句,與汝十錢。」丐童仍不肯念。大師將錢袋取出,約有四百多錢,和顏謂之曰:「汝念一句,與汝一錢,儘管念,我此一袋錢,給完為止。」丐童大哭,終不肯念。大師歎其太乏善根,因與一文錢而去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永思集•印光大師軼事》。

 

公元一八九三年  癸已  清光緒十九年    三十三歲

 

與化聞和尚晤於京。應化老之邀,南下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,安單藏經樓。自此兩度掩關,影不出山二十餘年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行業記》:「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入都請藏,檢閱料理,相助乏人。眾以師作事精慎進之。化老見師道行超卓,及南歸,即請伴行,安單寺之藏經樓。」

 

公元一八九四年  甲午  清光緒二十年    三十四歲

 

公元一八九五年  乙未  清光緒廿一年    三十五歲

 

春,至寧波阿育王寺,拜舍利數十日,看之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三編•復袁德常書》:「光於光緒二十一年春,往育王拜舍利近三月。從去至後,日常隨看者即附之看。其色若天臺菩提拿紅了的色,數十日不改。但其大小上下,隨看隨變,忽小忽大,其大若綠豆,小則或減三分之一之量。至光緒三十一年,因事往育王,又一睹,其大若黑豆,其色若黑豆上起白黴,緊靠鐘底不動。光以黑色又加白黴,意謂或是年必死。然亦無吉無凶。此種皆普通人常見之相。並無感應奇特之事。錄而刊之,亦無所益。切不可妄造謠言,以無感應為有感應,則罪過不淺矣!」(見《三編》下冊第七三六頁)

 

公元一八九六年  丙申  清光緒廿二年    三十六歲

 

公元一八九七年  丁酉  清光緒廿三年    三十七歲

 

夏,應寺眾一再堅請,開講「彌陀便蒙鈔」一座。與虛雲和尚會晤結識於法雨寺(一)。

 

講經畢,即於寺之珠寶殿側閉關(二)。

 

(一)按:據釋妙真、周孟由等所編《印光大師書傳》虛雲和尚之序載:「清光緒二十年,余在普陀山法雨寺,化聞和尚敦請印光大師講經,得與識面。」印光大師在法雨寺講經,只光緒廿三年為首次,亦似僅此一次。又;查考岑著《虛雲和尚年譜》光緒二十年時,虛雲大師仍尚在九峰山翠峰茅蓬。直至光緒二十三年,虛雲大師在寧波阿育王寺禮佛燃指,且在其寺拜舍利,延留甚久。其至普陀山法雨寺亦當在是年。《書傳》序文所云「光緒二十年」,蓋老人記憶之誤耳。

 

又,據根慧上人作文(《印光大師紀念文集•我與大師的因緣》)回憶:「大師只講過一部《彌陀經》一次。」根慧上人乃法雨寺當日方丈侍者,親歷其事,記之可信。以此佐證虛雲大師與印光大師初次識面會晤之時間當在光緒廿三年。

 

(二)見《行業記》:「乃為講『彌陀便蒙鈔』一座。畢,即於珠寶殿側閉關,兩期六載,而學行倍進。出關後,由了餘和尚與真達和尚等特創慧蓮茅蓬供養,與諦閑法師先後居之。未機,仍迎歸法雨。

 

公元一八九八年  戊戍  清光緒廿四年    三十八歲

 

在普陀山法雨寺關中,作《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》(一)。

 

高鶴年居士二次訪道普陀,於法雨寺吊聞長老。嗣後大師與高氏會晤於化鼎丈室,次早對高氏略略開示淨宗信、願、行修持法。高氏見大師寮房中淡薄衣單,外無長物,歎為清淨僧寶(二)。

 

(一)見《增廣》卷一。

 

按:大師闡述淨土念佛法門乃當世學佛無上法門之論頗多,此乃其尤為至要之篇也,劈首兩句即明示:「教理行果,乃佛法之綱宗;憶佛念佛,實得道之捷徑。」令真心學佛者於目的方法有所明析條理,清楚省悟矣。又次論及前輩祖師,以蓮池參笑巖為誓,「大悟之後,置彼而取此,以淨業若成,禪宗自得。」「喻己浴大海者,必用百川水;身到含元殿,不須問長安。」「蓋以因時制宜,法須逗機,若不如是,則眾生不能得度矣!」當世弘化方法唯以淨土念佛為上,其根本道理依據全在此中曉喻明白矣。今敬錄全文於左:

 

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(《增廣》第一卷第一頁)

 

(二)見《永思集•印光大師苦行略記》。

 

按:此為大師與高氏初次會晤識面。之後過從甚契,遂結為蓮友道侶。至民國元年乃有高氏攜去大師佛教四論以「常慚」名刊之叢林報之事,時己交往十載餘矣。

 

高鶴年(一八七二——一九六二)江蘇興化人。近代佛教居士,佛教學者,旅行家。行腳天涯,國內名山大川,無不涉足其間,時人比為徐霞客第二。遍訪高僧大德,於鎮江金山寺、揚州高旻寺等處領受捧喝,於終南山修定茅蓬。初好禪學,嗣與印光大師相契,遂宗淨土。一八九八年與印光大師初晤於普陀法雨。一九一二年於普陀攜大師文稿數篇至滬,刊於《佛學叢報》。一九一四年,返終南山茅蓬過冬。翌年,於終南營建僧尼普同塔、念佛堂各二,並茅蓬數處。一九一七年秋,京津洪水為災,應滬地狄楚青、王一亭居士請,離終南,從事救災事宜。後冒雪趕至上海,與狄楚青等組織佛教慈悲義賑會。一九一八年,與印光大師同往揚州刻經。道經滬地,與滬上諸大德若狄楚青、王一亭等相聚,暢論因果。到揚州後,住萬壽寺,其間曾返故里興化掃墓。一九一九年,至湖南賑災;嗣後至雲南雞足山巡禮。一九二0年,由滬至普陀,與印光大師長談。印光法師至蘇垣報國寺閉關後,高氏常因賑務由蘇至滬,必往報國寺贍禮。大師輒贈蓮宗書,並誡以「信因果,勤念佛」此二者廣勸大眾。高氏一九六二年逝世。著作有《名山遊訪記》及《印光大師苦行略記》。

 

公元一八九九年  己亥  清光緒廿五年    三十九歲

 

公元一九00年  庚子  清光緒廿六年    四十歲

 

公元一九0一年  辛丑  清光緒廿七年    四十一歲

 

春,大師於普陀法雨寺致函金山寺高鶴年居士,詢問高氏禪學進境如何,囑往一談。高隨至普陀會晤。大師其時己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,開示淨宗諸家法要。留談經五晝夜,示以方便多門,歸原無二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永思集•印光大師苦行略記》。

 

公元一九0二年 壬寅 清光緒廿八年 四十二歲

 

公元一九0三年 癸卯 清光緒廿九年 四十三歲

 

春,接高鶴年來函,告知欲再朝五台,往終南結茅。大師復函,約高氏往普陀一談。言談留意秦中佛法,囑高氏提倡實行,不可虛度光陰。並言及南方飯吃不慣,欲返陝西云云。高氏默記於心。

 

公元一九0四年  甲辰  清光緒三十年    四十四歲

 

進京,協助諦閑法師請藏。事畢。仍返法雨寺藏經樓(一)。至北京琉璃廣各書店中閱看,購得《揀魔辨異錄》兩部。一贈諦閑法師,一自留(二)。

 

(一)見《行業記》:「因諦老為溫州頭陀寺請藏,又請入都,助理一切,事畢南旋。」

 

(二)見《三編》卷一《復如岑法師》:「光緒三十年,諦公請藏經,令光隨去料理。經已印完,尚須幾日方行,因至琉璃廣各書店看看。一店中有二部(《揀魔辨異錄》),通請來。以一部送諦公,一部自存。」

 

諦閑(一八五八——一九三二),近代高僧,佛教學者。俗姓朱,名古虛,號卓三。浙江黃巖人。父母早亡,幼年隨舅父佐理藥業,稍長即通醫道。因悟醫生但能治病、不能治命之理,遂萌離俗出世之想。二十歲到臨海白雲山依成道和尚出家。二十四歲受具足戒於天臺山國清寺。初學禪觀,頗有領悟。受上海龍華寺方丈跡端法師器重,授記付法為傳持天臺教觀第四十三世。一九一0年,住持紹興戒珠寺,兼上海龍華寺主席。一九一三年駐錫上海留雲寺;冬,住持寧波觀宗寺,立志興復台宗祖庭,募集鉅資,修建大殿、藏經閣等,裝金佛像,嚴訂規約,觀宗寺遂為東南一大名剎。一九一九年,成立觀宗學社,自任主講,招收青年學僧。一九二八年,擴大規模,改名為「弘法研究社」,並發行「弘法月刊」,弘揚天臺教義。一九二九年,應請至哈爾賓極樂寺傳戒。晚年應上海玉佛寺之請,開請《楞嚴經》,講畢返寧波觀宗寺,電召弟子寶靜回寺嗣法。一九三二年圓寂,入塔於浙江慈溪五磊山。平生講經說法四十餘年,弟子著名者有寶靜、倓虛、常惺、妙真等,在家皈依弟子十萬餘人。著作主要有《圓覺經講義》、《圓覺經親聞記》、《金剛經新疏》等,一九五一年倓虛等輯為《諦閑大師遺集》行世。

 

《揀魔辨異錄》,清世宗雍正下旨編輯之書。針對法藏及其徒弘忍、具德之種種悖道悖倫語言八十餘段,一一聞之,凡四卷,二百多頁。至雍正十三年始脫稿。上諭令收入大藏內流通。未幾世宗死,乾隆即位,未能親身料理及此,令謄清刻板。當時法藏外護甚眾,僧俗不敢談及,故未收入藏。止將雍正之上諭列之於書首以為序。印光大師對此書頗為重視。其於琉璃廠購得後自存一部,於翌年托楊仁山居士轉寄日本弘書院,請附入藏經。其後復於民國三年介紹狄楚青居士石印一千部;於後親躬息心按文義校訂,刻板於揚州藏經院,印三百部送人。大師對此書評價至高,謂:「凡讀書人閱之,都增長莫大學識,而於參禪之人更為有益。」(見《復如岑法師》)

 

公元一九0五年  乙已  清光緒三十一年    四十五歲

 

公元一九0六年  丙午  清光緒三十二年    四十六歲

 

大師函約高鶴年往普陀山休養。與高言「袁了凡四訓」同安士之因果書。並談末法眾生障深業重,縱發大心,群魔撥亂,如無善根定力,即被所轉,真可惜也(一)。

 

(一)《若行記》。

 

公元一九0七年  丁未  清光緒三十三年    四十七歲

 

公元一九0八年  戊申  清光緒三十四年    四十八歲

 

公元一九0九年  己酉  清宣統元年    四十九歲

 

大師常致書高鶴年居士,函詢外方佛法如何,囑提倡淨宗及因果報應(一)。

 

(一)見《苦行記》:「宣統元、二、三年,師常函詢外方佛法如何,囑提倡淨宗及因果報應。」

 

公元一九一0年  庚戍  清宣統二年    五十歲

 

公元一九一一年  辛亥  清宣統三年    五十一歲

 

夏,太虛法師至普陀山。師與太虛會晤,頗嘉許其詩文,作二偈贈之(一)。

 

(一)印老《贈太虛》二偈,見《太虛大師全集》第三十二卷。錄之如下 :

 

偈一:

 

太虛大無邊,何物能相掩!白雲偶爾棲,當處便湛暗。

吹以浩蕩風,畢竟了無點。庶可見近者,莫由騁駿貶。

 

偈二:

 

太虛無形段,何處能著染,紅塵驀坌起,直下亡清湛。

灑以滂沱雨,徹底盡收斂。方知從本來,原自無增減。

 

太虛法師進而知之,有二偈見釋印順編著《太虛法師年譜》:

 

(一)

 

日月回互照,虛空映還掩,有時風浪浪,有時雲黯黯。

萬象恣妍醜,當處絕塵埃。雖有春秋筆,亦難施褒貶。

 

(二)

 

餘霞散成綺,虛空忽炫染,恰恰紅塵漠,恰恰青天湛。

悠然出岫雲,無心自舒卷。泰山未嘗增,秋毫未嘗減。

 

太虛法師(一八八九——一九四七),近代高僧。出生於浙江海甯縣長安鎮。俗姓呂,農工家世。十六歲出家。佛學造詣深厚,於整頓僧伽制度尤有貢獻。一九四七年圓寂於上海玉佛禪寺。遺著頗多,其弟子編成《太虛全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