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

卷三十五(經文卷九之一)

 

明 交光大師 述

 

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三十五(經文卷九之一)

明京都西湖沙門交光真鑑述 

蒲州萬固沙門妙峰福登校 

 

癸二四禪。溫陵曰。自此而上。明十八天雖離欲染。尚有色質。故通名色界。又通名梵世。為已離欲染也。通號四禪。為已離散動也。欲天但十善感生。此天兼禪定感生。然特有漏禪觀六事行耳。六行者。厭欲界是苦是麤是障。欣色界是淨是妙是離。此則凡夫伏惑。超欲界道也。○前天亦間有禪定。而此界方名禪者。以前結云。形雖出動。心跡尚交。足知自此以上絕無女人。心跡俱離。無所交接。兼無食眠。三欲俱妄。稍涉飢倦。即入禪定。出定則飽滿精明。是但以禪悅為食為息。稍離麤重身心矣。略分四重。各有本定。故云四禪。詳分十八重。但疑亦有同處。而區分勝劣為類者。未必十八皆以上下為次也。至文再詳。分二。子一正分四禪。就分四。丑一初禪三天。此三天雖入禪侶。而戒德偏勝。雖顯戒偏勝。而後二天略顯定慧。至文自見。又二。寅一示三天別相。又三。卯一梵眾天。

 

阿難。世間一切所修心人。不假禪那。無有智慧。但能執身不行婬欲。若行若坐。想念俱無。愛染不生。無留欲界。是人應念身為梵侶。如是一類。名梵眾天。

 

首言世間。顯非出世。而亦言修心者。以凡迷冥修。誰不自謂真正修心。魔鬼尚謂得無上道。何況禪天。然諸經皆謂禪天靜慮等持。靜即是定。深於六欲。慮即是慧。揀於四空。故權教之佛寄此而成。今言不假禪那無正智慧者。顯彼惟有漏靜慮伏欲六行而已。非無漏真三摩地妙圓通矣。此義亦應通後。向下方是本天別文。此天且獨顯戒德。而未彰定慧。先言執身者。表異六欲縱強妄情。不免身犯。此身全遠。梵行方成。若行下。表非不攝心。身心俱潔。故下無卜居。而上界同侶矣。眾。即梵世之庶民也。

 

卯二梵輔天。

 

欲習既除。離欲心現。於諸律儀。愛樂隨順。是人應時能行梵德。如是一類。名梵輔天。

 

環師言此天戒與定共。首二句。表上天但初離欲。清淨心相未至顯現。此則離欲清淨心相顯發著明。前天如病初愈。未至康壯。此天如已康強光澤。諸律。即梵行戒品。愛樂則悅豫。隨順則輕安。即與定共之相也。行梵德者。不但清淨身心。亦且弘揚德化。亦以內心外儀無間故生天。既輔化。即天臣矣。

 

卯三大梵天。

 

身心妙圓。威儀不缺。清淨禁戒。加以明悟。是人應時能統梵眾。為大梵王。如是一類。名大梵天。

 

此天乃顯戒與慧俱。初天執身。次天心現。此天雙攝。故言妙圓。又初天由執身而攝心。次天由心現而行德。此之身心。得一如無二之妙。滿足分量之圓。威儀不缺者。行住坐臥皆妙圓也。次二句。正戒與慧俱之相。明悟。亦即六行之智等增明而已。前天之德。能輔王化。臣道也。此天之德。能統梵眾。猶體仁足以長人。君道也。亦慧愈前天故勝耳。示三天別相已竟。

 

寅二結苦離漏止。

 

阿難。此三勝流。一切苦惱所不能逼。雖非正修真三摩地。清淨心中。諸漏不動。名為初禪。

 

溫陵曰。已離欲界八苦。故曰苦惱不逼。已離散動欲心。故曰諸漏不動。俱舍論云。此名離生喜樂地。謂離欲界雜惡趣生。得清淨樂也。孤山曰。禪有四類。一有漏禪。即今四禪也。二無漏禪。謂九想八背等。三亦有漏亦無漏禪。謂六妙通明等。四非有漏非無漏禪。即今經首楞嚴王中道理定。今云雖非正修真三摩地。此以第一簡非第四耳。○自此以上皆稱勝流。表勝欲界諸趣。此三天頗疑恐非豎分。夫天民天臣天王各居一層。何成一統。且臣民尚許眾多。而天王何至滿天。獨居一層。彼此皆王。何所使令。但恐如四王臣於忉利。上下居之。然忉利別有臣民同居。卻非全取於四王。或者大梵天子諒亦非多。彼之一天。廣列王居。惟以同其眷屬。而下之臣民供役者。暫升寄居。無事退居本天。若是。則仍是上下豎分。然未有的據。尚俟參考。初禪三天已竟。

 

丑二二禪三天。前天定力尚假戒扶。此則不假戒扶而自不動。定勝發光。以光之勝劣為次。吳興曰。地持論目第二禪名喜俱禪。此定生時。與喜俱發。分二。寅一示三天別相。就分三。卯一少光天。

 

阿難。其次梵天。統攝梵人。圓滿梵行。澄心不動。寂湛生光。如是一類。名少光天。

 

統攝二句元似大梵所為。故此天疑從彼天中修來。蓋躡前行而但加圓滿則升此天。環師亦謂躡大梵之行升進者是也。澄心下。方是此天勝處。澄湛生光。如水澄成映。而靜極發照用也。問。此與菩薩寂照何殊。答。人法二執毫髮未動。但以離欲得定。定深生照而已。此其別也。下皆倣此。

 

卯二無量光天。

 

光光相然。照耀無盡。映十方界。遍成琉璃。如是一類。名無量光天。

 

溫陵曰。定力轉明。妙光迭發。境隨光發。遍成琉璃。真際曰。映十方界者。約其定光。隨所受用東西南北等言之。非遍十方世界也。○按此天雖不能映諸大千。而於本界亦覆小千。當滿一千箇四天下。何無十方界乎。

 

卯三光音天。

 

吸持圓光。成就教體。發化清淨。應用無盡。如是一類。名光音天。

 

此以光明代其言音。以宣彼梵行教化。如世間以文字代其言音而亦以宣諸教化。與用光明作佛事者同也。發化二句。明其闡揚梵教其妙無窮也。沇師緣此遂謂二禪以上俱無語言。恐未必然。如世紙墨文字雖代言教。豈盡廢其言語哉。示三天別相已竟。

 

寅二結憂離漏伏。

 

阿難。此三勝流。一切憂懸所不能逼。雖非正修真三摩地。清淨心中。麤漏已伏。名為二禪。

 

懸。不安也。前天言苦惱。乃麤重切於身心。此憂懸輕細。但涉於心念而已。今亦不逼。喜樂可知。溫陵曰。二禪離憂。得極喜樂。故云憂懸不逼。初禪方得漏心不動而未能伏。此天已伏麤漏。俱舍云。此名定生喜樂地。謂有定水潤業。憂懸不逼也。吳興曰。懸。或作愁。字之誤也。二禪三天已竟。

 

丑三三禪三天。吳興曰。地持論目第三禪為樂俱禪。此定功德與遍身樂俱發故。前二禪雖有樂支。為喜支所障。今滅喜純樂。故得其名。分二。寅一示三天別相。分三。卯一少淨天。

 

阿難。如是天人。圓光成音。披音露妙。發成精行。通寂滅樂。如是一類。名少淨天。

 

溫陵曰。由上圓光教體披露妙理。發成精行。離前喜動而生淨樂。恬泊寂靜。名寂滅樂。能通而已。尚未能成。以猶劣故。名少淨也。○精行。亦與披露妙理相應之淨行也。寂滅樂。亦定深心安所發。不可濫於本性寂體。蓋名同而體異耳。下文云久必壞生。其意蓋可見矣。

 

卯二無量淨天。

 

淨空現前。引發無際。身心輕安。成寂滅樂。如是一類。名無量淨天。

 

首句言前但得淨。此更發空。漸以虛豁。至無邊際。前通寂滅。但樂內心。此加身心內外安樂。積中發外。廓然廣大。故稱無量淨也。

 

卯三遍淨天。

 

世界身心。一切圓淨。淨德成就。勝託現前。歸寂滅樂。如是一類。名遍淨天。

 

前但身心。此加世界。通成虛寂。故曰圓淨。此但定力所使。所謂境隨定變而已。非唯心觀力所使也。淨德一句躡上而言。既世界身心圓淨。豈非淨德成就。勝託二句。將謂真實安身立命清淨極樂之家鄉矣。前雖發外。仍是身心虛曠之境。未融世界。今並融之。故稱遍淨。示三天別相已竟。

 

寅二結安隱喜具。

 

阿難。此三勝流。具大隨順。身心安隱。得無量樂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。安隱心中。歡喜畢具。名為三禪。

 

具大隨順者。異初禪隨順律儀。非大隨順。此隨順淨樂。至無量周遍。故具大隨順。安隱。即自在受用也。無量樂。即樂之至極。故界內以三禪為極樂處也。此地名離喜妙樂。而仍言歡喜畢具者。以有安隱心中四字揀之故也。良以喜是動心所發。樂是靜心所融。若在飛動心。縱說樂而仍是喜支。若在安隱心。縱說喜而仍是樂支。岳師謂名同體異是矣。又言不以辭害義者。不達已有安隱心中為揀別也。三禪三天已竟。

 

丑四四禪九天。溫陵曰。自此而上。明四禪凡有九天。然四禪報境但有三天。第四無想。乃第三廣果別開。是外道報境。此四之上有五不還天。乃聖賢別修靜慮。與凡夫不同。分二。寅一四勝流天。因佛總結此四勝流。故作是科。不揀第四外道。以同是捨俱禪耳。故佛同判。又當知四禪取捨不出三受。前天捨苦受而住樂受。此天二受雙捨而住捨受耳。又二。卯一示四天別相。又為三。辰一示前二天。前三天雖為一聚。而第三與無想分歧。故此兩兩為科也。分二。巳一福生天。

 

阿難。復次天人。不逼身心。苦因已盡。樂非常住。久必壞生。苦樂二心。俱時頓捨。麤重相滅。淨福性生。如是一類。名福生天。

 

不逼二句。結前二禪。明苦已離。蓋初禪苦惱離。二禪憂懸盡。皆不逼也。欲是苦因。諸欲杜絕。故苦因盡。樂非二句。結後一天。明樂亦不當受之意則可了。苦樂下。乃躡此樂之有壞。故起雙捨之心。正是本天功行。蓋既已離苦。亦不受樂。樂既不受。壞亦不生。麤重相滅者。苦壞雙超也。淨福性生者。有樂不受。福自積漸生也。命名可知。

 

巳二福愛天。

 

捨心圓融。勝解清淨。福無遮中。得妙隨順。窮未來際。如是一類。名福愛天。

 

前天初專於捨。未免偏空。此既純熟。漸不礙有。故曰圓融。勝解清淨者。解此清淨。比前最勝。前以離欲離苦為清淨。此則苦樂雙離。復不礙有故也。蓋空即捨定。有即福德。遮。限也。妙隨順者。大自在也。蓋大福者有所願求。無有遮限。得大自在也。窮未來際者。如岳師所謂福資二路。非止當天是也。更望上二天中受報無窮之意。非真常住之謂也。名福愛者。言此天福德。於有為界中亦可愛樂也。又此天所積福德別有愛求。即希上二歧路也。

 

辰二判二歧路。

 

阿難。從是天中。有二歧路。

 

是天即福愛天。從是天而入歧路者。心念行業各別也。下科自見其意。溫陵曰。一直往道趣廣果。一迂僻道趣無想。○又嘗因此詳味之。語上升。則循序者多。頓趣者少。如世升官類也。語下墜。則直墮者多。循序者少。如世謫官類也。今經所明。似皆從下一天修之。升上一天。皆單約循序之意。便於演說而已。餘可以意得之。

 

辰三示後二天。即二歧路。就分二。巳一廣果天。

 

若於先心無量淨光。福德圓明。修證而住。如是一類。名廣果天。

 

先心。即福愛天中妙隨順心。能令所求如意。然此心以定福相圓融為體。今無量淨光。即捨俱禪定深而發光也。於此光中。滋令福德增盛圓明。剋取修證。資中曰。以四無量心熏禪福德。離下地染。廣果所感。名廣果天也。

 

巳二無想天。

 

若於先心。雙厭苦樂。精研捨心。相續不斷。圓窮捨道。身心俱滅。心慮灰凝。經五百劫。是人既以生滅為因。不能發明不生滅性。初半劫滅。後半劫生。如是一類。名無想天。

 

先心同前。但廣果天令福德增盛。此天乃令捨定增盛。正因妄謂依此可得涅槃。此兩天分歧之故也。首二句。躡前心也。精研下三句。加功修因也。精研者。深搜細絕也。相續者。勤勇無間也。圓窮者。必求究竟也。身心三句。定成剋果也。言在定中渾成晦昧。冥然一空。雖只言身心。必兼滅界。正彼妄取為涅槃果也。經五百劫。大劫也。自初生以至壽終。得此長時而已。是人下四句。出其無常之故。正由向二種根本錯亂修習耳。初句明其錯依六識生死根本為本修因強令灰凝。次句明其反迷識精明元圓湛不生滅性而全不知用故也。末二句。明始終皆墮無常。初半劫滅者。初生習定半劫始滅想也。後半劫生者。報盡定銷半劫復生想也。問。身界俱空。何異四空。答。出定則有。故不同也。然亦但有身界。非並起於雜想耳。四天別相已竟。

 

卯二結不動純熟。

 

阿難。此四勝流。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。雖非無為真不動地。有所得心。功用純熟。名為四禪。

 

同修雙捨。故二境莫動。溫陵曰。四禪不為三災所動。名不動地。然彼器非真常。情俱生滅。雖非無為真境。而有為功用。至此已純熟矣。○問。不為三災所動。何言器非真常。答。他經明此天天人生時。宮殿園林隨之而生。死時隨之而滅。但無總壞相耳。又通論四禪。初禪共戒。戒德增上。二禪喜俱。光明增上。三禪樂俱。淨樂增上。四禪捨俱。而於中前三天福德增上。後一天捨定增上。此其別也。四勝流天已竟。

 

寅二五那含天。溫陵曰。第三果人。斷欲界九品修惑盡即生此天。不復欲界受生。資中曰。俱舍云。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。故生五淨居天。雜修者。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也。靜慮者。定慧均等之謂也。五品者。下。中。上。上勝。上極也。○五品五天既皆從劣向勝。則五天按品分之似亦無差。又既有勝劣。豈不約斷惑之淺深而分居之。若是。則前四天似以次而斷本界四地之惑。第五天既名色究竟。似斷上無色界四地之惑。比量判之。以俟參考。既非決定。縱有小差。非過也。分三。卯一標聖果寄居。

 

阿難。此中復有五不還天。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。苦樂雙忘。下無卜居。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。

 

溫陵曰。不復欲界受生。故曰不還。亦名五淨居。謂離欲淨身所居也。習氣。思惑也。與現行皆滅。故曰俱盡。○齊此以上。是表聖人斷惑之事。明其有異四禪也。蓋凡夫伏惑而不能斷。此聖凡之分。下界。即欲界也。習氣。即思惑種子。思惑。謂貪瞋癡慢。是任運而起輕細之惑。非同分別中麤惑也。分八十一品斷之。蓋於三界九地。地各九品。今此九品。乃欲界五趣雜居地之九品。於上中下。復各分三。天上人間。經於七生。往返斷之。而言俱時滅盡。約最後一剎那斷盡。證三果也。齊此以下。乃是表五天寄居此地之由。明其有同四禪處也。伏問云。何故上下懸絕。偏居此地。答云。由彼欲界惑盡。麤苦已除。三禪淨樂又復不受。其所入定。復是苦樂雙忘捨俱禪耳。夫苦忘。則五趣雜居地無卜居處。樂忘。則三禪三地無卜居處。以非其同分也。然既捨俱禪定。與此捨念清淨地獨為同分。所以獨於此地卜安處也。住此以斷七十二品最細貪癡慢。希成阿羅漢矣。

 

卯二示五天別相。就分五。辰一無煩天。

 

阿難。苦樂兩滅。鬥心不交。如是一類。名無煩天。

 

按五品。此天似在下品。亦似應斷離生喜樂地中。九品思惑也。鬥心即欣厭二心。蓋苦樂未忘時。則厭苦欣樂。交戰胸中。故曰鬥心。今已兩忘。故曰不交。盛熱曰煩。亦狀其內心鬱陶熱中之象。有鬥心者所不能免。此方不交。初得清涼。故名無煩。

 

辰二無熱天。

 

機括獨行。研交無地。如是一類。名無熱天。

 

此天似當中品。似應斷除定生喜樂地九品思惑也。機即弩牙。狀念之放也。括即囊括。狀念之收也。放收亦起止也。獨行。言其惟一捨念。或放起。或收止。更無餘念雜於其間。到此全不見欣厭研交之地。意表前此雖不研交。猶見交地耳。微煩曰熱。并熱亦無者。捨念清淨既加勝。則意地清涼。了無熱惱矣。

 

辰三善見天。

 

十方世界。妙見圓澄。更無塵象一切沈垢。如是一類。名善見天。

 

此天似當上品。似應斷除離喜妙樂地九品思惑也。十方世界。即一大千之量也。妙見。即天眼也。既與四禪同分。天眼亦應同四禪見大千總相。圓。即滿大千也。澄。清徹也。塵象約境言。明其更無障隔之境也。沈垢約心言。明其更無留滯之念也。若作思惑。而復言一切。豈思惑至此天而即盡耶。名善見者。表此天定體澄清。善於鑑照矣。

 

辰四善現天。

 

精見現前。陶鑄無礙。如是一類。名善現天。

 

此天似當上勝品。似應斷除捨念清淨地九品思惑也。前天定體圓。而定用未勝。此天體用兼勝。故首躡前天之妙體。次句發此天之勝用。陶鑄無礙者。亦同摩醯首羅隨心造化一切萬物。如陶之燒瓦。鑄之鎔金。得其自在。問。聖人豈亦同魔所為。答。既與同分。亦當同具此能而已。豈並同其貪權妄宰耶。名善現者。表具變現之用耳。

 

辰五色究竟天。

 

究竟群幾。窮色性性。入無邊際。如是一類。名色究竟天。

 

此天似當上極品。似應斷四空四地中三十六品思惑。問。憑何度量。此偏多斷。答。既名色究竟。便以盡色為義。而四空皆究竟離色。故知然也。況準前皆重惑獨斷。輕惑共斷。今度末後最輕。一天可共斷也。吳興曰。究竟。研窮之謂也。幾者。動之微也。研窮多念至於一念。故曰究竟群幾。以雜修五品。初用多念無漏熏多念有漏。乃至最後用一念無漏熏一念有漏。名上極品。故俱舍云。成由一念雜。是也。問。此豈不與子所說前少後多相違耶。答。此約能斷之智。前繁後簡。我約所斷之惑。前重後輕。如多念有漏豈非重惑。故一天惟斷九品。後乃漸少。豈不末後最輕。況輕惑復分多品。所以一天可獨斷之也。窮色性性者。即岳師所謂心既熏多至少。色亦窮麤至微。是也。言性性者。以凡外謂極微為色性。猶言微而復微也。入無邊際者。入四空邊際也。色究竟者。色至此而淨盡無餘也。示五天別相已竟。

 

卯三結四天不見。

 

阿難。此不還天。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。不能知見。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。皆阿羅漢所住持故。世間麤人所不能見。

 

唯識謂二禪以上不分王臣。此言四王者。或推尊上首略似於王。餘亦不必如下界之臣。故亦可言有王無臣也。有聞無知見者。斷惑與伏惑。無漏與有漏。聖人與凡夫。麤細懸殊。故但仰嘉名。不知其受用。不見其依正也。如今下。取例人間也。聖道場地。如天台竹林等是也。雖言羅漢。亦兼菩薩。如五臺峨眉。亦但欽聞。不知見也。因此疑五天似但居廣果。方如聖寄人間。欽聞不見。若上下懸絕。何必云此。況佛初只言此中。而未言此上。猶可見也。正分四禪已竟。

 

子二結屬色界。

 

阿難。是十八天。獨行無交。未盡形累。自此已還。名為色界。

 

孤山曰。獨行無交。俱無情欲故。未盡形累。尚有色質故。○又上句明所離。下句明所住。自此以還者。自色究竟天以下直至梵眾同一色界矣。四禪已竟。

 

癸三四空。溫陵曰。自此而上。明無色界四天也。無色者。無業果色。有定果色。依正皆然。乃滅身歸無捨厭天人雜處。其類不一。皆無色蘊也。四天皆依偏空修進。初厭色依空。二厭空依識。三色空識三都滅。而依識性。四依識性以滅窮研。而不得真滅。是皆有為增上善果。未出輪迴。不成聖道者也。○此中盡色趣空凡夫。是其正居。定性聲聞寄居。而異計外道雜處也。分五科。子一標歧除聖。

 

復次阿難。從是有頂色邊際中。其間復有二種歧路。若於捨心發明智慧。慧光圓通。便出塵界。成阿羅漢。入菩薩乘。如是一類。名為回心大阿羅漢。

 

溫陵曰。色竟天居有色頂。與無色鄰。名色邊際。四禪皆依捨念修定。此言捨心。指有頂因心也。吳興曰。色究竟天第三果人根有利鈍。故分二路。其利根者。發無漏智。斷盡修惑。即出三界。其鈍根者。復由定心。欣上厭下。生無色界。○智慧即人空智。思惑盡而空智滿。名慧光圓通。成阿羅漢。即出三界。入菩薩乘。則復離單空。下結回心有二意。一約回心羅漢。則回其欣上厭下之心而頓出三界。二約回心菩薩。則回其捨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。然此之一類。元是不定性人而又根利者也。反顯定性而又鈍根者方入四空耳。此亦順序而談。故就便直約色究竟人說其入四空天。其實凡夫廣果外道無想俱與空鄰。俱可上入四天。請觀後出墜聖凡。其意可見。

 

子二正列四天。分四。丑一空無邊處天。

 

若在捨心。捨厭成就。覺身為礙。銷礙入空。如是一類。名為空處。

 

首二句躡前天。次二句明本天。溫陵曰。厭己形礙。堅修空觀。滅身歸無。即厭色依空者也。名空處定。故報生空處也。長水曰。捨心有二。一者。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惑入空。即樂定那含也。二者。若於廣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。即凡夫外道也。

 

丑二識無邊處天。

 

諸礙既銷。無礙無滅。其中惟留阿賴耶識。全於末那半分微細。如是一類。名為識處。

 

首句躡前天果相。次句以下。即本天功行果相。溫陵曰。諸礙既銷而無。則不依於色。無礙之無亦滅。則不依於空。惟留阿賴末那。即厭空依識者也。名識處定。故報生識處。賴耶第八識。末那第七識也。而末那所緣色空識三。此位厭色空而依識。則色空麤緣已無。故惟全半分微細也。○問。按唯識。末那不緣外境。但內執八識見分為我。環師何謂亦緣色空。答。七緣色空。固無此理。但既內執賴耶為我。亦任運外執色為他。所以色空若在。全分末那俱在。今色空既盡。故惟半分末那入微細也。問。末那賴耶羅漢未了。凡外那含何以知之。答。此自如來明眼了見與之作名。非許彼知也。在彼固自以為離色空即性真也。迷同無想。法華云。眾生住於諸地。惟有如來如實知之是也。

 

丑三無所有處天。

 

空色既亡。識心都滅。十方寂然。迥無攸往。如是一類。名無所有處。

 

首句躡前天果。次句下。本天因果。識心。即前末那賴耶。而言都滅者。憑深定力。二識現行俱伏不行。例如無想伏六現耳。彼伏五百劫。此伏六萬劫。問。現行何狀。滅之何如。答。七緣第八。能所歷然。名為現行。即是前天。更進深定。能所緣息。暫名都滅。即是此天。故知此滅非如羅漢種現俱斷之謂也。寂無攸往者。滅識定中所證境界廓然冥然。不復能前進矣。此外道昧為冥諦之處也。末句命名。謂色空識三者皆無所有也。

 

丑四非非想處天。

 

識性不動。以滅窮研。於無盡中。發宣盡性。如存不存。若盡非盡。如是一類。名為非想非非想處。

 

環師見此言識性不動。故說前天方亡識心未亡識性。不審心性何分。至此又釋識性為幽本。亦不審何為幽本。若以識心為現行。識性為種子。則似理通。而種子眠伏藏識。誠為幽本。不動者。以凡外未秉佛斷種法門。那含未盡思惑。故皆覺其堅確不可動搖。以滅窮研者。強憑滅定之力。窮之欲盡。研之欲透也。下二句判決其卒不可盡有二意。若約賴耶本體。即是藏性。則凡聖皆無可盡之理。若約種子。則凡外既無斷法。終不可盡。那含復是鈍根。亦非盡時。而於此天初心。皆強以發宣欲盡其性。不可得也。以上皆是生此天之因。即所用功力也。次下二句方是住此天之果。蓋於二識如殘燈然。半滅半明而已。良以滅定所逼。故如存不存。似燈半滅也。種體莫動。故若盡非盡。似燈半明也。末後環師承如存不存以結非想。承若盡非盡以結非非想。得其語脈矣。蓋非想即非有想。非非想即非無想耳。正列四天已竟。

 

子三聖凡出墜。

 

此等窮空。不盡空理。從不還天聖道窮者。如是一類。名不迴心鈍阿羅漢。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。迷漏無聞。便入輪轉。

 

此科專明住無想者八萬劫滿。聖類即出三界。凡類即墜輪迴。各有終相而已。舊註全不達此。故羅漢仍作那含。說後半但遮無想。了無關要。無謂之甚也。請詳今解。首二句通判無色。渾包聖凡。此即非想。等即前三窮空者。初天窮色令銷。二天窮空令無。三天窮識令滅。四天窮性令盡。蓋前二窮境。後二窮心。欲令心境俱空。故總謂窮空。不盡空理者。凡外未了人空之理。小聖不達法空之理。何況圓頓之旨。心境本空。豈待銷滅。故總斷其不了耳。向下方分言聖凡出墜不同。言彼住非想者。若元從五天修習聖道而來。此之一類。八萬劫滿。思惑斷盡。即出三界。成阿羅漢。而言不回心者。亦有二意。若追過去。乃責其不於色頂早回欣厭之心速成羅漢。若按未來。乃明其必且不回趣空之心向菩薩乘。以彼是定性聲聞。非前不定性矣。又言其鈍者。以彼備歷四天。比前利根者多修二十萬劫故也。問。前於色頂已判思惑斷盡。不審斯人在四空中何所修斷。答。前約利根。鈍豈能同。鈍根在五天時。前四斷惑同於利根。至第五天不回欣厭之心。但加功銷礙。求生四空。後半之惑期於彼天斷之。則四空四地。應於每地各斷九品。故至非想劫滿方盡也。準此。則上極一品當連色頂通該五天。比度應然。再俟參考。此明聖出已竟。向下方明凡墜。言彼住非想者。若元從無想廣果諸天但惟修習有漏禪定窮空而來者。則八萬劫滿無所歸托。即當下墜入輪迴矣。問。後經謂無想妄執涅槃。而臨終謗佛墮獄。今何許至非想。答。岳師正因此惑而謂不來。不知後經所云。但時間或有之。而根性萬殊。豈箇箇皆然耶。問。佛云諸外道天。何知亦該廣果。答。尋常對佛天乘為內教。則無想獨為外道。今對佛小乘為內教。故並呼諸天皆外道也。云不歸者。言其一味窮空。更不回心歸順聖乘。至此力竭途窮。無所歸托。只得下墜。又言迷漏無聞者。出其由過以警後人也。言彼特因迷有漏因作無為解。闕於多聞。但勤小行之故。所以至此無歸而直墮也。由是而知上言不回心鈍羅漢者。亦出過以示警也。言彼特因不早回心。以致遲鈍。經久方成。此意詳味之。

 

子四通分凡聖。

 

阿難。是諸天上各各天人。則是凡夫業果酬答。答盡入輪。彼之天王。即是菩薩遊三摩地。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。

 

前科但判非想聖凡終盡之事。此則通判三界現住天人孰凡孰聖。合是諸天總結。宜居下科之後通前總結科中。誤居此耳。天人。謂臣民也。業果酬答者。十善八定為實功業。而六欲四禪之果所以酬答之也。答盡入輪者。即永嘉所謂勢力盡箭還墜也。問。上界無惡。何亦有直墮三塗者。答。藏識雜種。遠劫不忘。次第而熟。不能逾越。今天福報終。隨彼熟種任運而墮。豈揀三塗。此如來所以苦勸念佛以橫出也。漸增回聖。寄修進也。然以菩薩位配諸天王。諸經約教不同。名位參差。不敢詳定。環師引華嚴三地方配天王。亦大略而已。予記天台配詳。再容考定。

 

子五結屬無色。

 

阿難。是四空天。身心滅盡。定性現前。無業果色。從此逮終。名無色界。

 

初二天全無身境。故曰身滅。後二天七八現行俱伏不行。故曰心滅盡也。定性現前者。約在定時有定果色。即則師引顯揚論說為定自在所生色。蓋隨化依正。自在受用矣。無業果色者。約出定時身心俱寂。依正皆空。聖眼觀之。三尺識神似中有也。從此逮終者。從初天至四天也。結名無色者。但憑定力。二十萬劫暫無依正。非真蘊空。永絕業果。正列諸天已竟。

 

壬二通前總結。

 

此皆不了妙覺明心。積妄發生。妄有三界。中間妄隨七趣沈溺。補特伽羅。各從其類。

 

此自六欲以至非想通結之也。妙覺明心。即近具根中遠包萬法者也。本無生死識心曰妙。本無冥頑色空曰覺。本無無明惑障曰明。現具而不自見。故曰不了。積妄二句。言長劫執著取捨。故三界永成。實有長眠大夢也。中間二句。以此為結諸天故。言諸天雖浪施功力。特未明心。故終不免同溺生死。同名七趣。甚憐惜之以示警也。末二句明分類之由。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。即中有也。以能數數受生取於諸趣。故命斯名。蓋言諸天中有身。各隨己業同類受生。名為一聚。故文中每言如是一類也。諸天趣已竟。

 

辛七脩羅趣。按佛序談七趣。皆從劣向勝。此趣具有勝劣。四趣分攝。故居於此。按本經所判同分。但空水天處而已。岳師引阿含。謂南洲金剛山中有脩羅宮治。六千由旬欄楯行樹等。然一日一夜三時受苦。苦具自來入其宮中。予亦藏中屢見之。恐是乘通入空者。亦同旦遊虛空暮歸此宿耳。不然。應與下劣同類。散處地上者也。尚當闕之。以俟考證。分二。壬一總標名數。

 

復次阿難。是三界中。復有四種阿脩羅類。

 

以是俱攝。故渾標三界。實但居於欲界。環師以非天譯名。謂其多瞋。有天福而無天行。亦云無端正。以夫醜婦美。從男受稱。亦云無酒。以瞋無和氣。任釀不成。四類。下文自分之。

 

壬二別釋趣攝。分四。癸一卵生鬼攝。

 

若於鬼道。以護法力。乘通入空。此阿脩羅從卵而生。鬼趣所攝。

 

鬼道是此類前因。言彼元從鬼趣發心護經咒禪戒等。皆名護法。所生福力升此趣中。乘神通入空界居之。似與三夜叉天為鄰。卵生飛空。因果類鬼故屬鬼攝也。

 

癸二胎生人攝。

 

若於天中降德貶墜。其所卜居鄰於日月。此阿脩羅從胎而出。人趣所攝。

 

天中。是其前身也。降德是因。言在天中或有損德之過。或天福已盡。俱是降德。貶墜是果。即沈此趣。胎生類人。故人趣攝。

 

癸三化生天攝。

 

有脩羅王。執持世界。力洞無畏。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。此阿脩羅因變化有。天趣所攝。

 

執持世界者。亦能驅役鬼神。禍福人間。如孔雀經亦云脩羅所罰。其意可見。但其專權不及諸天。故每怒而爭之。洞。通也。徹也。力洞無畏者。言其威力通徹諸天。無所恐怖也。經稱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。手撼須彌。諸天震恐。帝釋四天常與戰鬥。今言梵王亦爭者。帝釋或不勝時。則梵天以下俱助力也。荊溪謂法華四類。是此一類無疑矣。化生福力俱等於天。故天趣攝也。此趣獨不言其住處。既勝前趣。似應更居於上。然終未聞脩羅鄰於忉利。恐與前趣同居。此或是脩羅王。而前乃脩羅眾耳。再俟考定。

 

癸四濕生畜攝。

 

阿難。別有一分下劣脩羅。生大海心。沈水穴口。旦遊虛空。暮歸水宿。此阿脩羅因濕氣有。畜生趣攝。

 

海心水口者。予閱起世經。言須彌入水八萬四千由旬。脩羅分四級居。即此類也。生居劣下。故以畜攝。餘意可知。備明諸趣已竟。

 

己二結妄勸離。所以備明諸趣者意正在此。分三。庚一藥病雙舉。七趣皆病。而此經大定是藥。如來所以深明病態者。意在激其速進藥也。又三。辛一總舉妄病。

 

阿難。如是地獄餓鬼畜生。人及神仙。天洎脩羅。精研七趣。皆是昏沈諸有為相。妄想受生。妄想隨業。於妙圓明無作本心。皆如空華。元無所著。但一虛妄。更無根緒。

 

精謂詳熟。研謂窮究。蓋升沈往復百千萬迴不知出要故也。皆是下。出其病態。昏沈。惑也。有為。業也。受生隨業。果也。所謂惑業苦三如惡叉聚也。於妙下。總明其妄。先舉真心以反顯之。業果不縛曰妙。空有不墮曰圓。惑障不覆曰明。不由取捨修證曰無作。此即人人本有妙心。七趣在此心中。如空華在太虛中。豈有毫末住著。豈有根蒂頭緒之可得哉。

 

辛二指病深根。

 

阿難。此等眾生。不識本心。受此輪迴。經無量劫。不得真淨。皆由隨順殺盜婬故。反此三種。又則出生無殺盜婬。有名鬼倫。無名天趣。有無相傾。起輪迴性。

 

溫陵曰。前問妙心遍圓。何有獄鬼人天等道。故此結示由殺盜婬三為根本也。○上言無根緒。而此又指病根者。蓋妄雖無體。起固無因。而妄理相應。續非無故。故復指也。不識下。先牒三道之相續。本心即上科妙心。不識。即惑道也。受此下。即永為業果二道所輪。不得真淨者。言欲界固不淨。而上界離欲離色。自謂已淨矣。而無奈隨眠畢竟非真淨也。皆由下。正指病根。言隨順即成三惡。反之則成三善。正皆是三道相緒之病根也。問。三善何為病根。答。因回向三有。同障出要也。有名四句。正表其同是繫三界之根本也。有之而成三惡。固是鬼倫。攝三塗也。無之而成三善。亦但天趣。同人仙也。脩羅隨攝分之。傾。即奪也。奪有成無。從下升上。奪無成有。從上墜下。互奪不已。善惡俱無出期。故曰起輪迴性也。

 

辛三定藥能除。

 

若得妙發三摩提者。則妙常寂。有無二無。無二亦滅。尚無不殺不偷不婬。云何更隨殺盜婬事。

 

當知詳敘七趣。揭露病根。全為此科勸修大定也。妙三摩提者。剋體對機。即耳根圓通也。妙常寂者。聞性三德相也。妙即圓通二真實。常即常真實。寂即自性本定也。又妙則本無七趣繫縛。常則本無七趣生滅。寂則本無七趣流轉。故能反聞常住此性者。則有無云云。有即三惡。無即三善。二俱遠離曰有無二無。此先得人空。出三界也。無二。即小乘涅槃。此更復滅。成法解脫。越二乘也。所謂忽然超出世出世間。圓師亦謂雙超生死涅槃。末二句。猶言輕病尚無。何況重病。圓師復補云。尚無無二。云何隨二。亦好。大抵深激其修大定也。藥病雙舉已竟。

 

庚二同別俱妄。

 

阿難。不斷三業。各各有私。因各各私。眾私同分。非無定處。自妄發生。生妄無因。無可尋究。

 

溫陵曰。前問地獄為有定處。為復自然。彼彼發業。各各私受。故此牒答。三業。即殺盜婬也。據此。是通結七趣。不斷二字應兼有無。前問處。但是疑受果報時。同受耶。私受耶。同受。則同分之地共居之。私受反此。今佛結首二句。明造業各私也。次二句。明受報有同分地也。末三句總結其徹底虛妄。而言自妄發生者。不從心外也。生妄無因者。亦無初相也。無可尋究者。畢竟無體也。

 

庚三正勸須除。三。辛一欲修須除。

 

汝勖修行。欲得菩提。要除三惑。

 

勖。勉也。奮力之意。三惡三善總皆是業。而由不達此三為繫縛之本。障智之端。故呼為三惑。除者。不但只除有三。而無三亦除之也。

 

辛二不除必墮。

 

不盡三惑。縱得神通。皆是世間有為功用。習氣不滅。落於魔道。

 

除世惡而不除世善。則對待不盡。縱得神通者。仙天之類也。伏現行而不除種子。遇緣復起則終落魔道。

 

辛三增偽自取。

 

雖欲除妄。倍加虛偽。如來說為可哀憐者。汝妄自造非菩提咎。

 

倍加虛偽者。如各自謂得無上道。實皆假世智以妄研。乘神通而造業。違遠圓通。背涅槃城。枉費功力。翻成惡因。故如來深憫之也。此結似但勸界內。而後文二乘亦未出五魔。當亦兼勸之也。復言汝妄自造非菩提咎者。歸初問也。阿難初問佛體真實。云何復有諸趣。故明咎因自造。非佛體咎。佛體即菩提也。所以教其惟止自造。莫咎菩提也。結妄勸離已竟。

 

己三判決邪正。

 

作是說者。名為正說。若他說者。即魔王說。

 

此雖欲其總不謬於七趣全文。而尤重結妄勸離。惟許必結妄而必勸離者乃真佛說。如讚殺盜婬而言無礙。勸住三有而謂真實。即皆魔語耳。深警其著眼辨識。而亦應速捨以修三摩提矣。談七趣勸離以警淹留大科已竟。

 

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三十五